茶短須螨
茶短須螨又稱卵形短須螨。國內已知分布于山東、安徽、浙江、福建、臺灣、湖南、廣東、海南、廣西等。ㄗ灾螀^(qū))。寄主植物有45科120多種,除為害茶樹外,病為害菊科、杜鵑科、唇形花科、玄參科、薔薇科、毛茛科、梧桐科、金絲桃科、報春花科等多種藥用植物、花卉、雜草及經濟林木,以草木、藤木及小灌木上為多。
1、形態(tài)特征 雌成螨長卵形,體長0.27~0.31毫米。體色呈紅、暗紅、橙等色,并具不規(guī)則形的黑色斑塊。前提段背中部有網狀紋。足4對,色較淺,跗節(jié)上長有長毛1根,在第二對足基部有半球形突起的紅色單眼1對。雌成螨較雌成螨略小,楔形,末端尖。
卵卵形,表面光滑,初產時鮮紅色,后邊橘紅色,孵化前卵表面蠟白色。幼螨橢圓形,體長0.11~0.18毫米,寬0.08~0.1毫米,初期橘紅色,后色漸淺。足3對。體末有3對背側毛,2對匙形。
第一若螨近卵形,體色較幼螨為淺,體背開始出現(xiàn)不規(guī)則形的黑色斑塊。體長0.17~0.22毫米,寬0.1~0.12毫米。第二螨近方形,體長0.23~0.31毫米,寬0.13~0.15毫米。體色與成螨接近,黑色斑塊較第一若螨為深。足4對,足上眼點明顯。3對背側毛均匙形。
2、習性及規(guī)律 茶短須螨在浙江杭州,一年發(fā)生7代,主要以成螨群集在茶樹根頸部、表土下0~6厘米處越冬。在海南則無越冬現(xiàn)象,全年均在蓬面上活動。在臺灣一年發(fā)生約11代。
茶短須螨在茶樹上的分布,以中部最多,上部最少。在茶樹不同部位的分布,以葉背居多,占總量的80%以上,葉片正面、葉柄、腋芽及枝干上均較少。繁殖以孤雌生殖為主,卵絕大部分產在葉背,其次是枝干及腋芽上,葉柄及葉正面均較少。
茶短須螨以為還呈葉和老葉為主,但也為害嫩葉,被害葉逐漸失去光澤,主脈變褐色,葉背有較多紫褐色突起斑,后期葉病毒變引起落葉,嚴重時成片茶園只留下光干,影響茶樹樹勢和茶葉產、質量。
在浙江杭州,6月份之前螨量較低,6月份開始逐漸增加,7~9月為全年螨量最多的時期,10月份又趨下降。
氣溫高低是影響種群消長的主導因子。適宜與生長繁殖的氣溫為24~30℃,當旬平均氣溫在10~15℃時,越冬成螨出蟄,氣溫降至17℃以下時即進入越冬。其發(fā)育速度也隨氣溫升高為而加快,在17~19℃條件下,完成一個世代約40天,20~27℃時只需30~35天,27.5~31℃是近20天即可完成一代。氣候綜合因子分析,高溫干燥有力其發(fā)生,低溫多雨則不利于繁殖。苗圃、幼齡茶園、臺刈或改造復壯茶園一般受害較重,地勢高燥、土壤含水量低、管理粗放的茶園,一般螨量也較多。茶短須螨的天敵主要是瓢蟲等一類捕食性天敵,對其種群數(shù)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。
3、預測預報 茶短須螨種群消長常與前一旬的日照時數(shù)呈正相關,所以當出現(xiàn)旬平均氣溫在24℃以上,天氣連續(xù)干旱,旬降雨量少于40毫米,旬日照時數(shù)在60~100小時,再過20~30天可能會出現(xiàn)發(fā)生的高峰期。
4、防治措施
(1)加強管理 施好施足基肥和追肥,堅持合理采摘,做好抗旱防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