條形茶葉加工機械的作業(yè)質量指標與評價
nbsp;
20世紀90年代,由我省宣城市研制開發(fā)出的茶葉理條機經(jīng)過多年的市場檢驗與改進,受到了廣大茶農與茶葉生產企業(yè)的青睞。茶葉理條機主要由槽鍋、減速傳動機構、槽鍋支承滑槽、機架、熱源裝置、電動機等部件組成,其結構簡單、適應性強,制出的茶葉條直色綠,香味純正,廣泛應用于綠茶的加工制作工序中。
茶葉理條機的生產,我省執(zhí)行DB/T 1134-2010《茶葉理條機》標準,其主要性能指標為成條率和碎茶率,其試驗方法如下:理條機要求碎茶率≤3%,方法:可從理條后的茶葉中取樣1 000g,挑出焦末碎片,稱其質量與樣品的比值。成條率要求≥85%,方法:可以從理條后的茶葉中取50g樣品,除去碎茶,雜質,老梗老葉等即為成條葉,然后用成條葉的質量與取樣的質量相比所得的值即為成條率。
4 茶葉烘干機
茶葉烘干機的特點是在烘干過程中采用高溫措施,從而使茶葉水分充分揮發(fā)體積縮小,不僅保存了茶葉內各種營養(yǎng)成分,同時還可以延長茶葉的保存期。干燥是綠茶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。茶葉烘干機標準規(guī)定的主要性能指標見表2。
5 茶葉炒干機
茶葉炒干機進行炒干作業(yè)時,應使用三級或三級以上綠茶鮮葉的揉捻葉為原料,含水率為57%~58%,方法:可分別稱取揉捻葉、二青葉、三青葉和干毛茶樣品,進行烘干,參照GB/T 8304-2002《茶 水分測定》。碎茶率的測定方法:可分別取冷卻5min后的揉捻葉、二青葉、三青葉炒干樣和干毛茶100g,用直徑50cm的16目圓篩平面回轉5次,分別稱其篩下的碎茶重。炒干機應能滿足制茶工藝要求,保證炒干茶葉品質符合茶葉標準的要求。茶葉炒干機標準規(guī)定的主要性能指標見表3。
以上作業(yè)質量指標可作為茶葉初制加工作業(yè)質量標準的參考,但實際操作時,可能受作業(yè)條件限制,如茶葉的品質、含水率、人員的操作、投葉量的多少、溫度的掌握等,可能達不到產品標準規(guī)定的性能指標,因此,有必要制定地方和行業(yè)標準。
條形茶葉加工機械的作業(yè)質量指標與評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