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茶具發(fā)展歷史|名茶配妙器
茶藝"四要"之四——器
妙器茶藝四事,茶具乃其一端。中國茶具在唐代以前是與食器混用,作為品茗專用的茶具草創(chuàng)于唐代,陸羽功不可沒;宋承唐制,為適應(yīng)斗茶游戲有所損益;明清趨于完善,尤以宜興紫砂壺以其藝術(shù)性、文人化而被譽(yù)為神品。茶具發(fā)展總趨勢是由繁趨簡、由粗趨精,歷古樸、富麗、淡稚三個階段。茶具的發(fā)展與文化同步、與茶道同步。
茶道作為一門藝術(shù),審美是全方位的。作為一門文化藝能,講究精茶、真水、活火,還講究"妙器",所謂名茶配妙器,珠連璧合,相得益彰。
茶具始于何時?
西漢末年,王褒的《僮約》有"烹茶盡具"之說,是否有專用茶具?不得其詳。《廣陵耆老傳》內(nèi)云:"晉元帝時,有老嫗每旦獨(dú)提一器茗,往市鬻(yù)之,市人競買,自旦至夕,其器不減。"老嫗所賣為茶粥,非飲料而是食品,那器大概是食器兼用作茶具。左思《嬌女》詩有"止為茶荈據(jù),吹噓對鼎壁(lì)"兩句,雖以茶為飲品,然"鼎壁"是當(dāng)時的食器而非茶器。說得更明白的是晉代盧琳的《四王起事》記晉惠帝遇難逃亡,返回洛陽,有侍從"持瓦盂承茶,夜暮上之,至尊飲以為佳"。這段文字說明晉代已有飲茶時尚,但承茶之具是瓦盂,即盛飯菜的土碗。
顯然,唐代以前是茶具與食器混用。
事實(shí)上,茶具專用始于唐代,陸羽應(yīng)得此項發(fā)明專利。
《茶經(jīng)》詳述28種茶具,內(nèi)生火用具有風(fēng)爐、灰承、筥(jǔ)、炭和火夾5種,煮茶用具有鍑(即"釜之大口者也")和交床2種,制茶用具包括夾、紙囊、碾、拂末、羅合和則6種,水具包括水方、漉水囊、瓢、竹夾和熟盂5種,鹽具包括鹺(cuó)簋(guǐ)和揭2種,飲茶用具包括碗和札2種,清潔用具包括滌方、滓方和巾3種,藏陳用具包括畚、具列和都籃3種。
茶具28種中望文生義亦難曉其功用的有幾種,如"筥",是放炭的箱子,竹或藤編,高1尺2寸,底7寸。炭是火或敲炭用的鐵捧,長1尺。鍑,即釜或鍋,生鐵制成。交床是放鍑的架子。羅合是羅篩與盒子。則是量茶用具。鹺簋是放鹽器皿。揭是取鹽器具。熟盂是盛開水的容器。畚是擱碗的。滌方是盛放洗滌后的水的容器。滓方是盛放茶滓的。具列是擱置全部茶具的,成床形或架形。都籃是盛放全部器物的竹籃。
這套茶具以其實(shí)用價值而備受茶人歡迎。《封氏聞見記》中"飲茶"一節(jié)載:楚人陸鴻漸為《茶論》,說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,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統(tǒng)籠貯之。遠(yuǎn)近傾慕,好事者家藏一副。有常伯熊者,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,于是茶道大行,王公朝士無不飲者。作者封演是唐玄宗天寶末進(jìn)士,撰定此書在德宗貞以后。陸羽逝于貞元二十年(804)冬,享年72歲。封演和陸羽是同時代人,他的話自應(yīng)看作信史。文中"事"是量詞,"二十四事"即24種茶具,大概未將藏陳用具列在內(nèi),又漏了一件,故以24件計。"茶道"一詞開始流通使用。這也說明,《茶經(jīng)》雖無"茶道"一詞,但陸羽推廣茶道實(shí)已身體力行。"茶道大行,王公朝士無不飲者",說明飲茶已成唐代上流社會的時尚。飲茶既已等同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