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山銀針的傳說
第二天大清早,令尹帶著兵丁,抬上罎子,爬到山后。來到池邊一看,那滿當(dāng)當(dāng)?shù)囊怀厣袼,隔夜工夫竟被掏了個凈光。令尹低頭一想,明白了大半。怒氣衝衝地帶著隨從,走下山,闖進(jìn)觀內(nèi),劈頭問道長:"那池子里的水是你弄走的嗎?"道長平心靜氣地說:"俗話說,一方水土養(yǎng)活一方百姓,我觀里五百道士,全部指望每年派出一些人帶上神水,為老百姓治病消災(zāi)。百姓們心眼里感謝,送來錢財糧米,才得溫飽。大人把神水全都運(yùn)往京城,只好了幾家王公大臣,卻使一方百姓受難,道士們受凍挨餓,所以我就連夜吩咐道士,把池水舀得一乾二凈,灑到后山草坡上了。"令尹長嘆一聲道:"既然如此,那神水被灑在何處,能不能領(lǐng)我去看看呢?"老道聽后,自己陪著向后山走去。剛走到昨晚倒水的地方,原來草坡上,一夜間平地竟然變出綠油油一片小樹,吐出嫩芽,飄著清香。令尹掐下兩片嫩葉放入嘴里一嚼,又驚又喜,又掐了一把嫩葉,帶著隨從下了山。
回到觀內(nèi),令尹急忙吩咐道士,煎上一壺開水,把嫩葉往水中一泡,不一會兒,水變得綠瀅瀅,一股清香飄出來。他咂了一口,不覺叫絕:"妙哇,這甘甜醇美的味道,與神水一般呢!"并讓在場的人品嘗。個個夸讚稱奇。於是,令尹吩咐地方官員,微集一百名黃花姑娘到君山聽用。又要老道士經(jīng)營這片神樹,五百道士吃穿用項,全由官府供應(yīng)。幾天后,地方官員帶著一百名黃花姑娘來到君山,姑娘們被分成幾組,小心翼翼采下那片綠芽。令尹舉目望去,萬綠叢中,姑娘紅衣紅裙,交相輝映,十分好看。止不住吟起詩來:"萬綠叢中一點紅,采葉人在草木中……","人在草木中"倒很有些意思,就叫它作"茶"吧!這個稱呼傳到今天,已有二千多年。再說,那些采茶姑娘知道茶葉珍貴,聰明的姑娘悄悄地把茶葉含在嘴里,避過檢查,偷帶出君山。一些有錢人聽這茶葉能益壽延年,爭先恐后跑到洞庭湖邊,掏出大價錢,向姑娘購買。這就是后世人說的"口噙茶"的來歷。
傳說二:
據(jù)說君山茶的第一顆種子還是四千多年前娥皇、女英播下的。后唐的第二個皇帝明宗李嗣源,第一回上朝的時候,侍臣為他捧杯沏茶,開水向杯里一倒,馬上看到一團(tuán)白霧騰空而起,慢慢地出現(xiàn)了一隻白鶴。這只白鶴對明宗點了三下頭,便朝藍(lán)天翩翩飛去了。再往杯子里看,杯中的茶葉都齊嶄嶄地懸空豎了起來,就像一群破土而出的春筍。過了一會,又慢慢下沉,就像是雪花墜落一般。明宗感到很奇怪,就問侍臣是什么原因。侍臣回答說“這是君山的白鶴泉(即柳毅井)水,泡黃翎毛(即銀針茶)緣故!泵髯谛睦锸指吲d,立即下旨把君山銀針定為“貢茶”。君山銀針沖泡時,棵棵茶芽立懸於杯中,極為美觀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