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華茶藝概念
"茶藝"一詞由臺灣茶人發(fā)明,"1977年,以中國民俗學會理事長婁子匡教授為主的一批茶的愛好者,倡議弘揚茶文化,為了恢復弘揚品飲茗茶的民俗,有人提出'茶道'這個詞;但是,有人提出'茶道'雖然建立于中國,但已被日本專美于前,如果現(xiàn)在援用'茶道'恐怕引起誤會,以為是把日本茶道搬到臺灣來;另一個顧慮,是怕'茶道'這個名詞過于嚴肅,中國人對于'道'字是特別敬重的,感覺高高在上的,要人民很快就普遍接受可能不容易。于是提出'茶藝'這個詞,經(jīng)過一番討論,大家同意 才定案。'茶藝'就這么產(chǎn)生了。"臺灣茶人當初提出"茶藝"是作為"茶道"的同義詞、代名詞。
目前海峽兩岸茶文化界對茶藝理解有廣義和狹義兩種,廣義的理解緣于將"茶藝"理解為"茶之藝",古代如陳師道、張源,當代如范增平、王玲、丁文、陳香白、林治等持廣義的理解,主張茶藝包括茶的種植、制造、品飲之藝,有的擴大成與茶文化同義,甚至擴大到整個茶學領域;狹義的理解緣于將"茶藝"理解為"飲茶之藝",古代如皎然、封演、陶谷,當代如蔡榮章、陳文華、丁以壽等持狹義的理解,將茶藝限制在品飲及品飲前的準備--備器、擇水、取火、侯湯、習茶的范圍內(nèi)。
對于"茶藝"為何要取狹義的理解,筆者贊同陳文華先生的意見,"應該讓茶藝的內(nèi)涵明確起來,不再和茶道、制茶、售茶等概念混同在一起。它不必去承擔'茶道'的哲學重負,更不必擴大到茶學的范圍中,去負擔種茶、制茶和售茶的重任,而是專心一意地將泡茶技藝發(fā)展為一門藝術。"
事實上,中國的茶學教育和學科建設處于世界領先地位,全國有十多所高等院校設有茶學本科專業(yè),在茶學方面能授予學士、碩士和博士學位,形成了茶樹栽培學、茶樹育種學、茶樹生態(tài)學、制茶學、茶葉生物化學、茶葉商品學、茶葉市場學、茶葉貿(mào)易學、茶葉經(jīng)營管理學、茶葉審評與檢驗、茶藥學、茶業(yè)歷史等比較成熟、完善的茶學分支學科。上述各茶學分支學科,有完善的體系和科學的概念,橫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兩大領域,遠非"茶藝"所能涵蓋。筆者認為,茶藝以及茶道、茶文化應在已有的茶學分支學科之外去另辟新境,開拓新領域,不應與已有的茶學分支學科重復、交叉,更不必去涵蓋茶學已有的領域。
茶藝即飲茶藝術,是藝術性的飲茶,是飲茶生活藝術化。中國是茶藝的發(fā)源地,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、民族具有自己的茶藝。中華茶藝是指中華民族發(fā)明創(chuàng)造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飲茶藝術,主要包括備器、擇水、取火、候湯、習茶的技藝以及品茗環(huán)境、儀容儀態(tài)、奉茶禮節(jié)、品飲情趣等。
中華茶藝不局限于中國大陸及港、澳、臺地區(qū),已經(jīng)遠播海外,有在日本的中華茶藝,有在韓國的中華茶藝,有在美國的中華茶藝等;在中國的茶藝也不都是中華茶藝,還可以有日本茶藝、韓國茶藝、英國茶藝等,不能將在中國的外國茶藝視為中華茶藝。
明代張源《茶錄》云:"茶茲于水,水籍乎器,湯成于火。"茶、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