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到安化訪黑茶:詳解安化黑毛茶制作工藝
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湖南人,“湖南黑茶”這幾個字眼,在我成長的歲月里,是徹底隔絕的。直到2009年,走進普洱茶行業(yè),才慢慢有所耳聞,但是生活在云南,因為普洱茶的強勢,令湖南黑茶完全沒有容身之地,整個云南沒有任何一家茶葉店是專賣湖南黑茶的,對于黑茶的認識只能通過外省的茶博會。這次能夠以記者的身份回到家鄉(xiāng)采訪黑茶,我比往常更加興奮。
幾經輾轉,到達安化縣——湖南黑茶的核心原產地。這是湖南中部的一個小縣城,屬于益陽市,以湖南省的版圖來看,安化在“側面人頭”太陽穴的位置,在湖南四大水系“湘、資、沅、澧”之一的資江岸邊。在2007年以前,這個小縣城幾乎不為大眾所知,2007年后,伴隨著普洱茶的大起大落,同為后發(fā)酵茶的湖南黑茶也借勢從邊銷轉內銷,廣大的消費者才開始知道,有這樣一種茶,看起來其貌不揚,粗枝大葉,盡是茶梗、老葉的,可喝起來還挺好喝,還有不少保健功效,而且也有像普洱茶一樣“越陳越香”的特點。
說安化因茶而興一點都不為過,對于安化黑茶的歷史,官方的說法是“興于唐宋,盛于明清。”而清朝以后,黑茶的生產幾乎從未斷代,延續(xù)至今,只是長久以來,黑茶是作為“邊銷茶”主銷西北邊疆少數(shù)民族,在古代,黑茶是茶馬互市的主要商品,在近現(xiàn)代,黑茶是國家穩(wěn)定邊疆民族政策的戰(zhàn)略物質。湖南黑茶一度穩(wěn)坐邊銷茶產量的第一把交椅,只是邊銷茶是計劃專供,而且價格低廉,所以在內陸的消費市場,無論是知名度還是產值都是很低的,對地方經濟貢獻不大,所以,安化長期帶著“國家級貧困縣”的帽子。
1950年,根據楊開智先生提供的圖樣,修建的木制茶倉,在安華茶廠內至今保存完好,仍在使用。
到安化的第一天,陪我吃飯的有個90后小伙諶寰宇,是安化茶廠的員工,也是土生土長的安化人,所以我一直打趣地問他:“你18歲以前安化如何如何。”因為小諶18歲正是黑茶開始轉內銷的時期。小諶很開朗,他不厭其煩地回答我:“我18歲以前,安化縣城很破,像個小鎮(zhèn),樓房都沒有幾棟。”“我18歲以前,安化都沒有幾家茶莊。”“我18歲以前,家里人都不怎么喝茶,一般只有鄉(xiāng)里人會自己做點茶,裝在貓兒簍里掛在火塘上,家里有人頭疼腦熱、腸胃不舒服的時候拿下來喝,效果很好。”“我18歲以前,這一片都是山(老城區(qū)隔江對面的新區(qū))。”……而現(xiàn)在的安化呢,走到哪里,似乎都無法擺脫黑茶的影子。
安化的地形是兩山夾一江,縣城以及大部分鄉(xiāng)鎮(zhèn)都是沿資江兩岸而建,縣城不大,只有沿岸兩條縱向的主路,隨處可見大大小小黑茶品牌的形象店,甚至還有以黑茶為主題的商業(yè)廣場,規(guī)模宏大,羅馬式的建筑為這小城增添了一分時尚的氣息。而茶廠則分布在安化的各個鎮(zhèn)上,幾乎每一個鎮(zhèn)都有數(shù)十家茶廠,據統(tǒng)計,整個安化縣生產黑茶的茶廠已經超過了200家。連接這些鄉(xiāng)鎮(zhèn)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