楊萬里飲茶的“味外之味”
楊萬里(1127~1206年),宋代著名詩人,吉水(今屬江西吉安市)人。他的詩與尤袤﹑范成大﹑陸游齊名﹐稱“南宋中興四大詩人”。他是紹興年間進(jìn)士,曾任秘書監(jiān)。為人秉性剛直,不阿權(quán)貴,力主抗金,因此與權(quán)相韓侂胄不和,遂辭官15年居家隱居,最后憤然成疾而死。楊萬里一生作詩2萬余首,但流傳下來的僅有4000余首。
楊萬里辭官回鄉(xiāng)后,心情郁悶,與他相伴的除了讀書、寫詩外,就是飲茶了。在這種寂寞的生活中,他以飲茶為消遣,逐漸飲茶成癖,茶葉成了他終日不可離開的伴侶。不僅白天飲,就是夜里無眠時(shí)也飲,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(huán),越飲茶越睡不著覺,而越失眠,越要飲茶,久而久之,就影響了他的身體健康。在他的一首《武陵春》詞中寫道:“舊賜龍團(tuán)新作祟,頻啜得中寒。瘦骨如柴痛又酸,兒信問平安!笨梢娺^度飲茶嚴(yán)重地摧殘了他的身體健康。盡管如此,他還是沒有戒掉嗜茶的決心,在一首《不睡》的詩中為自己開脫說:“夜永無眠非為茶,無風(fēng)燈影自橫斜!比匀粵]有認(rèn)識(shí)到嗜茶對(duì)失眠的影響。
盡管楊萬里嗜茶影響到他的身體健康,但他飲茶絕不是為了解渴,也不是像飲酒那樣成癮,而是在壯志難酬的情況下,尋求一種精神寄托。
他在《習(xí)齋論語講義序》中寫道:“讀書必知味外之味,不知味外之味而曰‘我能讀書’者,否也﹗《詩》曰:‘誰謂荼(即茶)苦,其甘如薺。’吾取以為讀書之法焉。”
這是他退隱之后讀書時(shí)的深切體會(huì)。這種體會(huì)是從飲茶中得出來的。茶苦,可是飲后甘甜;茶湯清澈、雅致乃是做人的楷模,這就是他從飲茶中體會(huì)出來的“味外之味”。他將茶視為朋友,“故人氣味茶樣清,故人豐骨茶樣明”的詩句,就說明他引茶為朋的緣由和非常欣賞茶的清澈、淡雅的氣質(zhì)與品格。他認(rèn)為,讀書也是如此,死讀書,讀死書,這就容易導(dǎo)致讀書死。因此讀書要體會(huì)“味外之味”,就得像飲茶那樣,苦中尋求甘甜,在混濁的朝政中,尋求清澈、雅致的生存環(huán)境。因此,即使飲茶過量,使他“瘦骨如柴痛又酸”,他也不以為然,仍以飲茶為樂。
楊萬里飲茶的“味外之味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