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普洱餅茶的起源之謎
這個推斷有無載諸史冊的史據(jù)呢?歷史并未恩賜給我所謂載諸史冊的現(xiàn)成答案。只緣那時在云南的茶樹王國境內(nèi),所有土著部族尚無自己的文字,他們當(dāng)然無法作也所謂載諸史冊的文字記載。
而漢族的王公大臣及其御用史官之輩,則又把那些土著部族視為可怖的蠻夷,當(dāng)作征服而供其奴役與剝奪的對象,哪里還會記載他們的什么創(chuàng)造與發(fā)明,贊美他們的什么智慧與文明呢。即如后來到了唐代,由朝延派駐南詔古國的漢官樊綽,他雖在他所編撰的《云南志》(卷七)中說,“茶,出銀生城界諸山,散收無采造法。蒙舍蠻以椒、姜、桂和烹而飲之!贝搜詤s亦不足以為據(jù)也。
既然說是“散收無采造法”,但接著卻又說是“蒙舍蠻以椒、姜、桂和烹而飲之”,這在事理上說得通么?試問,若是無有采茶法并制茶法,那么,銀生城界諸山之茶,怎么竟會采制出來而轉(zhuǎn)運行銷于蒙舍即今洱海地區(qū)一帶去的呢?
而且,那些“蒙舍蠻”所采用的吃茶之法,恰恰是餅茶的飲啜法,并且恰恰跟上述《廣雅》所說的餅茶之飲啜法,兩者煞是相似呢:一則說,“用椒、姜、橘子筆之”;一則說,“以椒、姜、桂和烹而飲之”。
且看一個是三國時代的餅茶飲啜法,一個是唐代晚期的“蒙舍蠻”所用的無以名之的飲啜法,兩者相隔達(dá)五百余年之久,吃法竟是如出一轍的相似,這個茶史之謎,試問,該是難解還是不難解呢?
普洱餅茶的起源